top of page

熒光劑的「驚人內幕」,很可怕!

熒光洗衣液、熒光衣服、熒光面膜、熒光衛生巾、熒光尿片...

真的那麼可怕麼?


那是你還不知道熒光反應!快看看

有些生產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螢火劑(又名熒光增白劑),使用面膜後皮膚即變白,以為真的美白了,只是好像漂白一樣使皮膚變白,在有紫外燈照射之下,即刻變發光一樣。


熒光反應與熒光劑的分別


熒光反應

熒光反應可以理解為一種「光導致發光」的現象。某種物質在受到激發光(可以是紫外線或者X射線)照射後,產生一種能量躍遷,進入激髮狀態,從而產生一種比照射光波長更長的光。通常,產生的光的波長會進入到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因此這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光或者影像,就像人民幣的紫外線防偽標識。



熒光劑

熒光劑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線產生熒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


熒光反應≠熒光劑

熒光反應是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物質。有熒光反應的並不都是熒光劑,自然界中存在很多有熒光反應的天然物質。

維生素A、E、B1、B2...

10%的水楊酸


部分植物所含的活性成分也有熒光反應:11蘆丁、12蘆薈甙、13薑黃粉、14薑黃精油、15絞股藍皂甙、16荷葉鹼。

部分珠寶、含有蛋白質的指甲


此處省略N種熒光反應自然物質....

所以熒光劑都有熒光反應但有熒光反應的並不都是熒光劑


生活中的熒光劑

熒光劑的用途非常廣,比如說我們的衣服裏面,一般的紡織品里都添加熒光增白劑。

人們也習慣把熒光劑分為非遷移性和可遷移性熒光劑,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可能有潛在風險的東西是可遷移性的熒光劑,因為它們可以從一種護膚品中遷移到皮膚上,而且很難通過潔面等清潔手段洗掉。

台灣對於熒光反應的規定不是「不准含有」,而是「不准含有遷移性熒光反應」。意思就是說:「如果某產品的熒光反應會遷移到皮膚上,就必須禁止」,如果是紙尿布或衛生紙中,天然紙漿內的木質素本來就有熒光反應,是允許存在的,但是不准透過尿水、血液,逐漸滲透到人的皮膚上。


熒光劑按用途常分為:①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②紡織品熒光增白劑;③造紙用熒光增白劑;④塑料和合成材料用熒光增白劑;⑤其他用途的熒光增白劑。按母體化學結構可分為15 種基本化學結構類型,其中主要有五大類: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幾類的衍生物,查詢商品的成分表,檢測是否含有熒光劑成分~如下圖的「乙烯二苯」。



正確認識「熒光劑檢測燈」

1、「檢測燈」的作用:通過特定的紫外光源照射,可以判斷試樣是否能產生熒光現象。

所以:前面我們說過:熒光反應≠熒光劑,因此紫外燈只能判斷試樣是否產生熒光現象,但是如果要檢測試樣是否含有熒光增白劑、含有哪種熒光增白劑、含量是多少,則要複雜得多。

2、「檢測燈」的質量:網上賣的熒光劑檢測燈五花八門,很多紫光手電筒,均沒有包裝盒和說明書,更沒有3C認證,在檢測是否含有熒光劑方面也差別各異!

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熒光劑檢測燈,假如只要一支熒光劑檢測燈就可以檢測出我們的產品是否含有熒光劑,科學家就不用發明紫光分析儀等等檢驗熒光劑的方法了~


3、紫外光的危害:人的眼睛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輕度會使雙眼有異物感和不適,重則會感到燒灼、劇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等,過強的紫外線還可造成眼底損傷。

所以:不要輕易的在孩子和孕婦身上試驗,這不是為安全着想,而是不負責任,如果真的擔心,可以把試樣送去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4、檢測燈沒有熒光反應就沒事?:若人為添加熒光增白劑,消費者僅用紫外筆照射也不一定可以顯現熒光現象,因為一些廠商可能會用紫外吸收劑來遮蓋熒光現象。

所以:專業正規的檢測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最安全的~


正確的檢測方法是

1、先用紫外燈檢測樣品是否有熒光反應,假如出現熒光反應,我們可以實行第二步。

2、尋找權威的檢測機構比如質量監督局等相關部門,用專業的儀器(例如暗箱式用紫外分析儀)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才是正確的、可靠的。


總結

1、儘量選擇正規品牌的護膚品、寶寶用品、日用品,降低熒光劑存在的可能性。

2、用於臉部的護膚品,建議消費者在使用前認真做好過敏測試,使用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都要及時停止,嚴重者及時就醫。

3、有熒光反應的產品太多,我們能做的不是變成驚弓之鳥,而是勇敢面對,選擇時儘量看產品成分表裏是否本身有添加植物提取物?是否有標明熒光劑成分?科學地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前後,都隨時監測肌膚反應,以確定效果與風險」的正確心態!



https://youtu.be/NlLc-KcGedM






16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