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何要減肥?

肥胖不僅是慢性病,與十大死因中八項有關 更釀新冠肺炎高風險!


肥胖已經是全球不容忽視的首要健康問題之一,為倡議終結肥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將今年3月4日的世界肥胖日主題訂為「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 Needs to Act)」,呼籲每個人都應該要正視肥胖議題。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攜手台灣肥胖醫學會於3月2日舉辦2022 世界肥胖日 Everybody Needs to Act 記者會,呼籲肥胖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慢性病,且與台灣十大死因多達八項具有關聯1、更是新冠肺炎染疫重症的風險因子。國健署賈淑麗副署長、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盧佳文秘書長、張皓翔醫師蒞臨現場,更邀約知名運動網紅Hana在現場親身示範輕卡健身操,共同強調預防肥胖、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達1975 年的近三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人,其中肥胖者超過 6.5 億人,表示肥胖已成全球重要的公衛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 ≧24時為「過重」,BMI≧27時則為「肥胖」2。2016-2019年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高達47.9%,有近一半的成人有體重的問題,而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也高達11.21%3,以上數據皆顯示台灣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仍有改善空間。


除了BMI,腰圍也是健康體態重要的一項指標,根據國健署的定義,腹部肥胖的定義為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這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4。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5。


而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1,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不僅如此,肥胖還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三倍6,且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6。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呼應2022 世界肥胖日主題「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 Needs to Act)」,提出體重管理的「ACT」三個行動方案:


1. Accompany陪伴與支持:過重及肥胖者需要同理與陪伴,以長久支撐減重之決心,更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小從周邊親友,大至整體社會,都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2. Calories 輕卡管理:有效率的減重計畫,應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3. Training 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針對民眾端,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張皓翔醫師也分享,臨床上看到許多的個案,因為沒有正確的減重觀念,反而陷入愈減愈肥的循環。林小弟(化名)從國中起,因為愛喝含糖飲料,體重飆破一百公斤,肝功能指數也跟著體重飆高,多年來歷經數次的減重、復胖,體重如溜溜球般上上下下。在上了大學後,林小弟因為開始重視外表,終於認真配合醫療團隊進行體重控制,透過飲食調控、規律運動,一年內體重降至80公斤且成功維持減重成果,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一併找回自信跟健康。


另一位40歲左右的上班族女性,生產後體重持續失控飆至88公斤,因為健康檢查發現高血糖因而前來求診,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半年健康減重6公斤、糖化血色素大幅改善降至正常範圍。


張皓翔醫師呼籲,減重固然困難,但更大的挑戰是要長久維持減重成果,這需要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才能事半功倍。醫師也提醒,減重不需要貪快、貪多,循序漸進地減輕5-10%的體重,對健康已可帶來許多好處,肥胖治療除了飲食、運動之外,還有藥物跟手術等其他醫療選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的協助及指導,才能達到健康減重、維持體態的目標。


改善肥胖問題,刻不容緩,健康體態的維持不僅帶來更亮麗自信的自己,更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國健署也呼籲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在面對肥胖問題時,應該以更正面且更積極的方式,以關懷鼓勵取代責備歧視,勇於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行動來改變全球最嚴峻的健康問題。










參考資料: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5928

17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